视力保护色: | |||
转变身份 扎根基层——东营市审计局选调生张梦蝶在村任职侧记 |
|||
|
|||
张梦蝶,东营市审计局2021年定向选调生,现任职广饶县稻庄镇淄河店村村主任助理。自2021年8月12日步入基层在村任职以来,张梦蝶秉持“选之于党,调之于任,生而为民”的选调初心,在基层扎实工作,积极调整心态,努力转变身份,有序开展在村各项工作 从陌生到熟悉 2021年8月12日,张梦蝶第一次来到淄河店村,看到平整宽阔的沥青进村路,再看到挂着“全国文明村”的牌子,她对淄河店村的第一印象是“典型模范村”,当时对村子的了解还仅限于组织委员的介绍。那时,陌生的不仅仅是村子,还有语言。十里八乡不同音,虽然都在山东省,方言却是不同的,刚到淄河店村,作为一个外地人,村民讲话,尤其是语速快的时候,听不懂他们的意思,要多次重复后才能明白。陌生的还有工作。作为一名刚从校园走出来的大学生,对于村级工作了解甚少,还面临着人员不熟、村情不了解的问题,所以在最初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时会让她手足无措。 对于一个完全陌生村子,要想将工作开展得好,就必须先对村子熟悉起来。有了这样的想法后,张梦蝶便开始着手搜集村内资料、入户走访,将完成村情调研报告提上日程。从电脑中搜集过去的工作汇报和一些上报表格,从村书记口中了解村子过去的产业发展历程、过去工作开展情况、村里的人情关系,当然也少不了她自己亲自入户走访。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,她现在对村里有几户人、多少名党员,甚至有多少棵杨树都能如数家珍。
在谈到为什么要来基层时,她说“大学时期参加过两次社会实践,分别去了江西吉安和湖北恩施的村子,就觉得村子的美和村民的淳朴特别吸引我,再加上我是农业大学毕业的,对农民农村有种特殊的情怀,就想着去基层‘解民生之多艰’,所以就报考了选调生。”但在真正面对基层工作时,她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“上面千条线,下面一根针”。最初繁忙而又陌生的工作时常让她找不到头绪,又加上身在异乡,迷惘,占据了她大部分思绪。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,她又找回了当初对农村的那份感情,服务于农村的信念愈发坚定起来。冒着青苗的麦地,村民们交谈的话音,一切都变得“可爱”起来,不再是最初的枯燥无味。 张梦蝶向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,“想起在秋季防火中主动要求巡逻的党员,想起核酸检测中主动请缨的党员,想起给新转正党员悬挂共产党员户的门牌……我坚信,申请入党是一件最为光荣正确的事。” 今年年初,山东省疫情形势严峻,广饶作为东营的“南大门”与多市相邻,村青壮年大部分都在周边工厂里,而周边工厂里的员工又有许多外市通勤人员,人员流动大,这在无形中加大了疫情防控的难度。身为一名在村任职人员,张梦蝶毅然放弃假期,全身心投入到全村疫情防控工作中来,担起守护好村子的责任。她与网格员一同摸排外来人员,对其信息进行上报,与妇女主任一起催促村民完成三针疫苗接种,与村委一同商讨如何开展全村消杀工作与全员核酸流程等各项工作。在全员核酸演练中,她与党员志愿者们一同穿上防护服,进行信息采集工作。从3月14日第一次全员核酸到现在的每周核酸常态化,能看到张梦蝶在其中忙碌的身影,在前后两个月的疫情防控战中,她一刻也没有离开,一次家也没有回过,这让她更加与村民们融为一体,将自己当做一名“淄河店人”。 身为一名在东营工作的“异乡人”,最大的变化就是对这座城市的认识变化。她是个土生土长的淄博人,在来到东营之前,对东营仅仅停留在黄河入海口这些标签上。直到成为了一名东营选调生,认识了新的朋友,体会到了村民们的热情,这些都让这座城市的形象在她心里逐渐丰满了起来。
|
|||
【打印本页】【关闭窗口】 |
|||
|
|||